“靠打假官司躲债,就是给自己挖坑。我真是耍小聪明吃大亏啊!”距离被判处刑罚的日子尽管已过去数月,对自己的行为,杨某甲仍懊悔不已。
杨某甲费尽心思妄图逃避的债务,正是当事人陈先生耗时6年想要追回的债权。在检察机关的依法监督下,陈先生终于拿回了5500余万元出借款。
受理
一次令人生疑的查封
2022年7月的一天,陈先生焦急地走进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检察院12309检察服务大厅。
“检察官请帮帮我!”陈先生称,他在一起民间借贷纠纷诉讼中拿到了法院作出的胜诉判决,可是拿不回出借款。
通过陈先生的讲述,检察官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杨某甲多次向陈先生等人借款,借款数额特别巨大,累计高达1亿余元。因杨某甲到期未能还上借款,多次催款无果后,2019年10月12日,陈先生将杨某甲及其妻子杨某起诉至法院。经过审理,法院判决杨某甲、杨某向陈先生清偿借款5500余万元。判决生效后,因杨某甲、杨某夫妻二人仍未偿还陈先生借款,陈先生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在强制执行过程中,陈先生才得知,杨某甲名下的房产在2018年10月已因其他案件被查封,这意味着,陈先生很可能无法拿回自己的出借款。
胜诉了却拿不回出借款,这种情况在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中并不少见,但检察官仔细比对几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后发现,杨某甲向陈先生借款后不久,就因另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被起诉,其房产被查封,且在调解结案后迟迟未执行。
怎么会有这么巧的事?罗湖区检察院民事检察部检察官捋清事情的基本脉络后初步判断,其中很有可能存在虚假诉讼,遂依法受理该案。
调查
一笔蹊跷的转账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