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针对恶意虚假摆拍等,网信办整治4类短视频营销乱象
据“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4月15日消息,中央网信办日前发布《关于开展“清朗·整治短视频领域恶意营销乱象”专项行动的通知》,决定开展为期3个月的“清朗·整治短视频领域恶意营销乱象”专项行动。重点聚焦4类问题,主要包括:恶意虚假摆拍问题,打造悲惨人设,假冒新就业群体身份,虚构“苦情”戏,利用公众善意卖惨营销;散布虚假信息问题,编造、夸大渲染家庭矛盾、职场冲突、暴力案事件,制造社会焦虑、网络戾气,挑动群体对立;违背公序良俗问题,以“户外搭讪”“街头采访”等方式尾随陌生路人进行语言、肢体骚扰,或在互动交流中以“撩妹”“相亲”“求吻”等话题为噱头,诱导受访者口述隐晦色情内容;违规引流营销问题,利用“情感交流”“国学文化”“中医养生”“快速致富”等噱头,诱骗老年人等特定群体非理性消费;等等。
国家安全机关连续第7年奖励举报有功人员,90余人获奖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4月15日消息,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国家安全机关对2024-2025年度为维护国家安全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进行了集中表彰奖励。这是自2019年以来,国家安全机关连续第7年在全国范围内组织评选、奖励举报有功人员。这次表彰奖励中,全国共有90余名群众分别获得特别重大贡献、重大贡献或重要贡献奖励。这90余名人民群众,通过12339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受理电话、网络举报平台(www.12339.gov.cn)、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举报受理渠道、到国家安全机关当面举报、向所在单位报告等方式,向国家安全机关反映危害国家安全可疑情况和线索,并积极配合后续工作。
财政部将于4月23日在香港发行125亿元人民币国债
据财政部网站4月15日消息,根据有关工作安排,财政部将于4月23日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发行2025年第二期人民币国债,发行规模为125亿元,具体发行安排将在香港金融管理局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CMU)公布。此前在2月19日,财政部在香港发行2025年首期人民币国债,发行规模为125亿元,包括两年期35亿元、三年期30亿元、五年期30亿元、十年期20亿元和三十年期10亿元。今年是财政部连续第17年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国债,将有利于完善香港人民币国债常态化发行机制,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六部门:今年全国民营企业服务月活动将于4月中旬开展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4月15日消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六部门日前在全国启动2025年全国民营企业服务月活动。活动于4月中旬至5月中旬持续开展。主要面向民营企业为重点的各类用人单位,以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农民工、登记失业人员、退役军人等各类求职人员。各地将加强政策宣传,帮助企业享受相应政策,组织特色招聘,灵活开展线上线下活动,分类开展求职招聘供需对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同时在中国公共招聘网开设“2025年民营企业服务月”专栏,联动各地各有关部门网站、App,发布活动安排、招聘岗位等信息。
市监总局发布首份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工作指南
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网站4月15日消息,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首份《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工作“知识会”》。作为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的第一份工作指南,“知识会”充分吸收了各有关部门、各试点地区、各试点机构的意见与建议,综合政策要求与实际情况,列举了试点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真正实现“易于理解、便于掌握、利于实践”。“知识会”分为基础知识篇、试点内容篇和试点实施篇三个章节,从基本概念、试点目的、工作原则、认证程序、任务分工等多方面明确了试点工作的具体要求,助力各方更好地理解试点推进思路,有效提升试点实施的一致性与有效性。
税收数据显示:一季度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发展提速
据国家税务总局4月15日消息,国家税务总局最新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8%,增速较2024年加快0.9个百分点。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2.1%和9.7%,增速较2024年分别加快3.1个和3.5个百分点。其中,计算机制造、通信设备制造、电子工业专用设备制造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9.8%、17.8%和16.4%,反映我国制造业向中高端价值链持续迈进,制造业高端化加快发展。
一季度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451.4亿件,同比增长21.6%
4月15日,国家邮政局公布2025年一季度邮政行业运行情况。数据显示:3月份,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完成182.7亿件,同比增长18.1%。其中,快递业务量完成166.6亿件,同比增长20.3%。3月份,邮政行业业务收入完成1525.2亿元,同比增长7.8%。其中,快递业务收入完成1246.0亿元,同比增长10.4%。一季度,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累计完成496.4亿件,同比增长19.0%。其中,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451.4亿件,同比增长21.6%。一季度,同城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36.2亿件,同比增长3.0%;异地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405.0亿件,同比增长23.5%;国际/港澳台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0.3亿件,同比增长25.8%。
全国防汛抗旱责任人名单公布,22个省份由政府主要人担任
据应急管理部网站4月15日消息,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日前通报了2025年全国防汛抗旱责任人和大江大河、大型及防洪重点中型水库、主要蓄滞洪区、重点防洪城市、南水北调东线及中线沿线防汛责任人以及沿海地区防台风责任人名单,接受社会监督。此次共通报防汛抗旱责任人2792名,其中北京、天津、内蒙古等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由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全省(自治区、直辖市)防汛抗旱责任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由司令员担任防汛抗旱责任人,较2024年增加2个。此外,全国333个地级行政区有287个由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担任防汛抗旱责任人,较2024年增加16个。
应急管理部启动2025年工贸重点行业领域专家指导服务
据应急管理部网站4月15日消息,应急管理部近日启动2025年工贸重点行业领域专家指导服务工作。今年专家指导服务在3月至10月期间开展,选取全国20个省份的20个钢铁、铝加工(深井铸造)、粉尘涉爆企业重点市和12个有限空间作业企业重点县,紧盯高温熔融金属、冶金煤气、粉尘防爆、有限空间作业等重点环节,聚焦爆炸、中毒等重大风险防控,以点带面指导各地区和相关企业学好用好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推动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目前,专家指导服务组已先后赴山东、河北、浙江等地开展工作。
生态环境部:六大行业涉新污染物项目将进行环评管控
4月15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加强重点行业涉新污染物建设项目环评工作的意见》,对六大行业涉及新污染物的项目做出了限制。《意见》明确,今后石化、涂料、纺织印染、橡胶、农药、医药等重点行业的建设项目,如果涉及《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2023年版)》中明确的14类重点管控新污染物、优先控制化学品名录以及《斯德哥尔摩公约》附件中的化学物质,将需要开展新污染物评价。其中凡是涉及禁止生产、加工使用的新污染物建设项目,将面临“一票否决”,不予审批。新污染物指的是排放到环境中的,具有生物毒性、持久性、累积性等特征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目前国内外广泛关注的新污染物主要包括持久性的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抗生素、微塑料等。
移民管理局:一季度1.63亿人次出入境,同比上升15.3%
4月15日,国家移民管理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2025年一季度移民管理工作主要数据。全国移民管理机构累计查验出入境人员1.63亿人次,同比上升15.3%。其中:内地居民8027.2万人次、港澳台居民6572.4万人次、外国人1743.7万人次,同比分别上升15.4%、11.2%、33.4%。全国移民管理机构严厉打击妨害国(边)境管理犯罪,共侦办妨害国(边)境管理犯罪案件285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8402人,打掉犯罪团伙127个,捣毁中转接应窝点16处,查扣涉案交通运输工具388辆(艘)。严厉打击边境地区涉枪涉爆、贩毒走私等违法犯罪,查获毒品案件128起156人,其中万克以上案件19起,缴获各类毒品888.4公斤;查缴各类枪支201支,子弹5463发;查缉走私物品案值7086.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