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远、高妮妮导演的《棋士》是一部现实主义生活流罪案剧。它讲述了世纪初的南方城市,一个普通的围棋老师崔业(王宝强饰)因为卷入一起罪案,逐步走上犯罪道路的故事。
值得一说的是,《棋士》在人物刻画上摒弃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通过非线性叙事的方式塑造了命运洪流下的复杂个体,无论是“误入歧途”的崔业还是作为警察队长的哥哥崔伟,都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脸谱化形象,创作团队通过这些普通小人物的人性挣扎映照着现实困境。

《棋士》研讨会现场
在近日举办的研讨会上,王宝强作为主创代表谈道:“《棋士》是一个特别有创新性,同时也有挑战、有生活气的作品。它是一个探讨命运选择以及多面人性的故事。它以人物的内心世界和行为选择来构建人性选择锚点。以崔业为例,他是一个普通的甚至被边缘化的围棋老师,从被动卷入到主动犯罪,他逐渐迷失自我,顺从内心欲望的扩张,人性之恶被释放。”
王宝强认为,崔业这个人物的底色很复杂,他不是简单的白或黑,他以一个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的边缘人物形象出场,穿着又旧又过时的毛衣,在职场上不被大家喜欢,家庭关系失和,儿子更倾慕比自己地位更高的哥哥,母亲也习惯依赖哥哥,“崔业就是这样一个除了围棋一无所有被抛弃的I人”。
崔业命运的转折点发生在知道儿子生病急需用钱。一次抢劫案,崔业第一次用哥哥崔伟瞧不起的围棋策略赢了他,后来他看着哥哥一步步走进他的李代桃僵计划,他让狡黠的商人也落入他的圈套,他成为全局掌控者。“他享受这种操控一切的感受,棋手身份的他自卑又自傲,偏执又扭曲,但人生如棋,步步都有变数,他最终被心底的恶所吞噬,步入深渊。”

《棋士》剧照
对于这部剧的争议,王宝强说:“我看网上好多观众开始看剧的时候会评论说他为什么不这样做,为什么不那样选,看了全剧之后每个观众又会得到不同的答案。带着答案的观众再去二刷三刷的时候仿佛跟第一遍看的是不同的剧,又会得到不同的感悟。不做任何定义的开卷形式,也是我们特意想要尝试又具备很大挑战性的新的创作模式,也带来了观众对于《棋士》的不同定义。”

《棋士》剧照
有很多情节设置看似荒诞和突兀,但其实想借此表达的是人生的不确定性,每个人在这些突发事件里的选择造就了不同的人生。
“所以这种猜不到想不到,好奇他会如何选择如何做,变成了剧中的短悬念。《棋士》又何尝不是一场崔业人生的直播。回到演员身份,饰演这个灰度人物说实话有一种被割裂的痛苦,就像蜕一层皮的煎熬,为了将这种真实呈现出来,我首先要让自己相信我是崔业,但他的三观选择又与我背道而驰,我时常也是分裂的,拍戏的时候会很焦躁,甚至在拍摄后很长一段时间不敢再去面对崔业。但是拍摄这部剧也给我带来很多启迪,善与恶就像同一面镜子的两面,在不同的光线折射下,影射出人性的光影,每个人的内心都有阴暗面,如何作出正确的抉择尤为重要。”

《棋士》剧照,王宝强和陈明昊饰演一对兄弟
王宝强也是《棋士》的监制,从剧本创作到拍摄播出经历了五年的时间,“《棋士》探寻的是生活的经历如何改变了人,而人又该如何在经历困境和诱惑时守住内心。《棋士》是我人生中一次很重要的尝试。作为监制我一直有看网友的点评,看到很多关于剧中细节以及人性的探讨就很欣慰。我其实也是一个不太善于表达的人,习惯通过作品与观众交流,当听到观众的反馈时,不管是正面的还是批评的声音我都会认真思考和总结,正因为有了这些反馈才能不断去完善每一次创作。”
导演、编剧房远在会上分享了“遇人则缓,遇事则快”的创作准则,重点把握人和人、人和环境以及人心中善恶三种冲突:“用人物去推动事件,再反过来用事件影响人物,人物的选择再次决定事件的走向和他们的最终命运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