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评丨上热搜的协和“4+4”模式,如何面对舆论审视刷爆头条_便民快讯_资讯频道_产业地网产业地网

产业地网
家庭维修生活网站

马上评丨上热搜的协和“4+4”模式,如何面对舆论审视刷爆头条

4月29日,“什么是协和4+4”“4+4培养模式为何陷争议漩涡”等相关话题登上多个平台热搜。

4月28日,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副主任医师肖飞被举报出轨多人,被医院解除聘用关系。事发后,当事人之一规培医生董某某,也因其学习经历和从业经历备受质疑。由于董某某是北京协和医学院实习医生,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长学制试点班(即4+4试点),引发网友对这一教育模式的争议。

必须指出,对人才培养模式的讨论,是十分严肃的公共事件。对于公众关注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改革的培养单位,应以更公开、全面的说明回应公众的关切。

“4+4”培养模式的来龙去脉

不少网友对“4+4”模式表达了不理解:怎么本科读经济学的,可以攻读医学博士?

事实上,“4+4”模式是北美培养医学生的主要模式:本科读其他专业,毕业后再申请读医学专业;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后,再经过严格的规培(实习医生),最后才能当医生。

这种培养模式,让医学生在本科阶段打下其他学科、专业的基础,有利于培养知识结构复合的医生。对于申请读医学研究生的学生,有MCAT(Medical College Admission Test),即 “美国医学研究生院入学考试” ,这一考试由美国医学院协会(AAMC)主办,是申请攻读北美医学类院校学生所必备的一项标准化、纯选择题、基于电脑进行的医学学术能力水平考试。

我国传统医学博士培养,采取5+3模式,或者8年一贯制,要求学生从本科开始就学医学。这有优点,可以让学生经历更长时间的临床实践,但也有弊端,如医学生的知识结构单一,缺乏其他学科知识和综合素质;其他专业学生想读医学的路被堵死,往往只有退学后再参加高考选择医学专业等。

我国早在2002年,就有高校进行“4+4”培养模式探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从2002年起在国内率先开展临床医学专业“4+4”项目,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培养经验。每年从国内一流高校和一流学科招收25名左右4年制非医学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攻读4年临床医学专业博士学位。

2018年,协和医学院也开始探索这一培养模式。2023年,协和医学院首届“4+4”试点班17位临床医学专业博士毕业生正式毕业。据媒体报道,自2022级起,协和“4+4”项目招生计划已经达45人。

关键在于培养质量和招生公平

对于“4+4”培养模式,过去的舆论普遍认为,丰富的生源专业背景有利于培养学科交叉复合性医学创新人才;给本科非医学专业学生提供了攻读医学的机会。

但对于这一培养模式,不少普通公众并不了解,还以为读医学,必须从本科开始,于是对经济学本科毕业也可读医学博士、当医生感到不解,担心医生培养质量。还有人质疑,这种培养模式,可能成为个别人“走后门”的通道,对于那些本科就读医学的学生来说也不公平——别人只学医4年,他们要学8年。

其实,非医学专业学生首先要完成本科学业,他们读完医学学业,也是必须要达到毕业要求的。“4+4模式”只向少数学校毕业生开放,则是受制于目前的教育现状,就如研究生免推集中在名校一样。而培养质量和招生公平质疑,则需要培养单位严肃回应。

“4+4”模式能否得到社会认可,关键在于招生和培养要做到严把质量关。招收非医学专业毕业生读医,不是降低招生门槛,而是拓宽生源,因此招生单位应该对申请者进行严格的全面考核。对于“4+4”模式培养,要采取有别于传统培养模式的方式,对学生提出更高要求。在这方面,应由医学同行对“4+4”培养模式的培养质量进行专业评价,并对“4+4”培养模式的招生、培养提出建议。

回到协和这起事件上,对于董某某来说,应该关注的是她博士求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博士学位论文是否存在造假、代写等问题。如果不存在,那么她的博士学位就没有问题,而如果存在,要根据调查发现的问题,严肃进行处理。

对于试点“4+4”模式的培养单位来说,则要积极面对舆论质疑,加强对这一模式的宣介,并针对舆论对培养质量的担忧,强化培养质量把关。

赞(0) 打赏
欢迎转载分享:产业地网 » 马上评丨上热搜的协和“4+4”模式,如何面对舆论审视刷爆头条
分享到: 更多 (0)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产业地网

在线报修网点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