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现代技术如何实现空间折叠与翻转,读《北京折叠》
利用中秋假期,将自己闻名许久却没空看的《北京折叠》读完了。正如大神彭小六所说的,人如果给自己设定了关键词,潜意识就会下达搜索的指令,遇到跟这个词相关的内容就容易留意。其实不光如此,人一旦有了自己关注关键词,关注的领域,遇到一些信息,人的潜意识就会让人从这个角度去分析问题。
《北京折叠》利用利用科幻小说的形式,讨论了一些经济学和社会学的问题。
小说是一篇科幻题材的小说,科幻之处在于它提出了空间是可以折叠的,大地是可以翻转的。
作为一个工科女,技术控,尤其还是机械及模具这方面从业多年的技术控,在看小说的时候,我的大脑跟着作者的描述,将空间进行了一遍折叠与翻转。
也就是说,在那个可以折叠的世界里,北京六环以内的大地就像一张纸或者更确切的说像一块厚橡胶板,板具有两面,第一空间的500万人在板的一面,第二空间的2500万人和第三空间的7500万人在板的另一面。板的一面朝向天空,另一面就得被翻到地下去。这个板的翻转周期是48个小时,也就是说每面朝向天空的时间都是24小时。但鉴于板的其中一面安排了第二和第三空间共号码:400-966-8255(家电维修号码分享)万人,全部都活动的话,根本没法动弹。就将这两个空间的也分开运作,第一空间朝向天空,出来活动时,这2个空间的人、物,及活动场所就被最大限度的压缩成为一个小盒子,第二空间的人出来活动的时候,第一空间的人、物,及活动场所也被最大限度压缩封装起来。那些被封装起来的人都在睡觉,只是睡觉的时候待遇也是不同的,第一空间的垃圾工人每人只有一个像胶囊一样狭小封闭的空间,而第一空间领导者则是是有围栏的小床。
其实这个技术已经不是什么新技术,也不用等到50年后了,这是一个以时间换空间的技术,只是它现在还只用智能楼宇概念,或者个人家装中。
记得央视有一个叫新加坡印象城的广告,广告中描述这座未来新城的是这样的:它的地面上只有公园、海滩等优美的风景和清晰空气,地下是车道,商场等。似乎就有将空间进行分层的趋势,只不过这个还没有达到在地的两面建城的程度。
4月份有个很火的贴《一堆80后香港夫妇爆改28平米蜗居成豪宅》中就有这项技术。一对夫妻,在香港市中心买了一套28平米的房子,但是他们希望在这套房子里实现5个功能:一个家庭影院,健身房,一个大厨房,一个全尺寸的浴缸,和充足的存储空间。这一切看起来天方夜谭的愿望,却用时间换空间的方法给解决了。
下面看看从原文里下了一张图片看看这个是怎么实现的。
储物室在有客人来的时候可以变成家庭影院。
浴缸在不用时也可以是沙发,是客人留宿的客房。
你看, 这不就是一个小范围的空间折叠吗?这不就是第二空间与第三空间的轮换的简化版本吗?
对于被折叠后的空间里的人,物如何安置的问题,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我们收拾东西的时候,是不是经常将不怎么用的东西都打包并压缩起来放在一个看不见的角落,比如说榻榻米的下面,或者说床板下的空仓里?
最后,对于《北京折叠》觉得最难的可能是大地翻转。其实对于此,我也有个解决方案。
就是先做一个扁平状的超大面积立方体钢筋框架,像我们现在盖楼房的时封楼顶那样的框架,只不过这个框架是独立的,它不粘着在生根于地面的柱子上。而是在它的四条边上伸出了几个钢筋框架的手臂,作为支撑和旋转时的轴。在立方体的上下表面,有房子的框架,只有最底下一层是与地面的框架相连接的,以便固定房子,这样当其中一面的房子在翻转到下面的时候就不会掉下去。其它楼层以下一层的楼顶为固定点,墙面做成百叶窗似的分块结构,在被折叠的时候墙体能从周围向中间聚拢,缩小至最小面积,再整体插入贴近‘’地面‘’那个楼层,并用锁销锁死,实现单面折叠。
几块这样的人造‘’大地‘’拼接起来,边对边,人造‘’大地‘’的支撑轴和翻转轴固定在真正的大地上。通过齿轮等传动装置旋转分块的大地,效果也跟百叶窗翻转的效果相似。
这样,就《北京折叠》里的折叠与翻转就能实现了。当然,为了更顺畅翻转,需要减轻‘’地面‘’力量,因为钢筋框架的表面和内腔填充土囊外,还要封住土囊,我们现在生活的正常空间普遍用的是水泥,在可折叠与可翻转的空间里我们可以用在更轻质的材质来封住表面。
这就一个号称‘’女工程师‘’的情怀女对‘’折叠空间‘’的工程实施计划。
《北京折叠》是一部怎样的中篇小说?
因为《北京折叠》获得了雨果奖的“中短篇小说奖”而将其纳入待阅读书单。阅读总体感受:小说很简短,大概两个小时可以读完。下面仅从个人的角度,谈谈对这部作品的认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就主题而言,《北京折叠》反映的是很传统的主题,聚焦不同的社会阶层;虽然主题传统,但作品对生活的观察却是细致入微的。作品最大的亮点在于将社会分成了不同的空间,采用了折叠这个比喻来形容不同阶层之间的可能性流动。布局的精巧在于书中每一个人物都有存在的理由,均代表了某个阶层的某类人群。某种程度上,《北京折叠》以短小精悍的篇幅达到了文学作品包罗万象的社会功能。
从内容上看,《北京折叠》这部作品的主线基于以下几点:
从第三空间爬到第二空间的老刀,是北京这座城市的垃圾工,一个月一万左右工资。
在第二空间的硕士秦天,实习工资月薪十万左右,爱上了一个在第一空间的姑娘依言。在他眼里,姑娘清雅绝伦。因为姑娘的父母不让她接触第二空间的人,秦天变努力想要通过联合国的青年项目,成为第一空间的人。(同为硕士,秦天同学实习月薪10万,我的内心是崩溃的)
处于第一空间的依言和吴闻,依言依靠吴闻立足,依言代表的是年轻貌美,放弃爱情依靠婚姻赢得社会地位的女性形象,吴闻则代表了成功的黑心商界大亨。
作品对不同空间生活的揭露通过秦天的同学张显展开。张显和老刀的聊天内容为读者揭露了以下事实:
1.第一空间的人看第三空间:张显问老刀第三空间的生活如何,说他也想去第三空间住一段。他听人说,如果将来想往上爬,有过第三空间的管理经验是很有用的(暗指传说中的下基层锻炼吧);
2.何为社会的第一空间:这里完全没有高楼,只是围绕着一座花园有零星分布的小楼,楼与楼之间的联系气若游丝,几乎看不出它们是一体。走到地下,才看到相连的通道,随处可见的机器人。城市服务业占到了GDP85%以上(一直没明白这部作品的科幻性在哪里,可能是预见了未来的机器人时代?)
3.如何从第三空间出发最后在第一空间立足:参考安定了的老葛。老葛:老刀的半个老乡。他从小也在第三空间长大,父母都给人送货。十五岁的时候考上了军校,后来一直当兵,文化兵,研究雷达,能吃苦,技术又做得不错,赶上机遇又好,居然升到了雷达部门主管,大校军衔。家里没背景不可能再升于是申请转业,到了第一空间一个支持性部门,专给政府企业做后勤保障,组织会议出行,安排各种场面。虽然是蓝领的活儿,但因为涉及的都是政要,又要协调管理,就一直住在第一空间。(可能有助于大家理解:为嘛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考公务员)。但是,老葛的经验还是告诉了大家:穿越空间是很困难的,即使在第一空间生活,也不代表你真正属于这个阶层。
4.穿越空间的方法有多种,老葛和依言为读者提供了两种可能性:老葛与依言形成鲜明对比,老葛通过自己的努力留在了第一空间,依言则是靠着年迈的老公留了下来。因此,草根出身的老葛对老刀更有同理心,带老刀参加了折叠城市五十年的庆典。这说明:只有经历过,才会更懂得;痛苦过,才会更慈悲。
5.何为城市折叠:作品通过老刀展开了对第三空间人员命运的折射。引文如下:
回想老刀这四十八小时的全部经历,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最后一晚老葛说过的话。他觉得自己似乎接近了些许真相,因而见到命运的轮廓。可是那轮廓太远,太冷静,太遥不可及。他不知道了解一切有什么意义,如果只是看清楚一些事情,却不能改变,又有什么意义。他连看都还无法看清,命运对他就像偶尔显出形状的云朵,倏忽之间又看不到了。他知道自己仍然是数字。在5128万这个数字中,他只是最普通的一个。如果偏生是那128万中的一个,还会被四舍五入,就像从来没存在过,连尘土都不算。他抓住地上的草。(每个普通人都是卑微渺小的个体,这是个人认为最能体现郝景芳文笔辛辣老练的一段引文)
再谈谈郝景芳对跨越社会阶层的态度,从文章主要内容来看,她的态度相对悲观,例如:老刀回到第一空间后,正看到澜澜和阿贝为了生活和包租婆争吵,在老刀的心里,澜澜与阿贝的形象与安安静静整理裙摆的依言形成再次对比。最后,老刀把希望寄托在了自己从垃圾堆抱回的小女孩糖糖身上,他希望有一天,糖糖会长成依言那样有人疼爱的淑女。总体来看,老刀的价值观明显受到了第一空间的影响,而读者无法判断也无需判断,他的观念究竟是对是错。毕竟,每个人都自己的选择,也都需为个人选择承担必要的风险。
最后,从作品结构来看,《北京折叠》的结构是很严谨的。选取一处加以证明:文章结尾反映老刀的价值观已发生动摇,这与文章开篇形成呼应,毕竟作品开篇已经很直截了当地预见了老刀的结局:
人穿越不同空间后,回到原空间时必将承受巨大痛苦。
以上看法,一人之言,不成体系,仅供参考。原创,禁止copy~
获大奖的《北京折叠》写了些啥?
这个月,中国科幻作家郝景芳的科幻小说《北京折叠》获得了第74届雨果奖的最佳中短篇小说奖。雨果奖堪称是世界科幻界的“诺贝尔文学奖”,分量非常重,这是亚洲人第二次获奖。前一次获奖的亚洲作家,是咱中国写出《三体》的刘慈欣。
《北京折叠》这部小说两万多字,很多人可能还没看过,如果您不打算专门抽时间看,那我就给您快速转述一下。
小说描绘的是未来某个不确定的时间。那时候,北京已经是超级大城市,一共住了8000万人口,啥概念呢?现在咱北京的常住人口是2000多万,那时候人口差不多是现在的4倍。这么多人怎么待在一个城里呢?小说里给的解决方案是“把城市分层”——6环以内的北京城区,变成了三层,像夹心饼干一样,三层只有一层能露出地面,大家得按48小时为一个大周期,轮流到地面上来。比如说,第一层住了500万人,都是城市里的精英阶层。他们从早上6点到第二天早上6点,露出地面24小时。第二层住了2500万人,基本是公司白领什么的中产阶级,他们第二天早上6点到当晚10点,能露出地面16个小时。第三层人最多,5000万人,都是城市底层平民,但他们露出地面的时间最短,只有晚上10点到转天凌晨6点这8个小时,也就是说,他们几乎看不见真正的太阳。
那没露出地面的时候,大家怎么生活呢?这就和小说名字“北京折叠”有关了——每层空间被翻转到地下的时候,建筑物都会像变形金刚一样自动折叠,居民都钻进自家的休眠舱里,被气体催眠,睡到下一次露出地面为止。这样算起来,每48小时里,第一层的人要被催眠24小时,第二层的人被催眠32小时,第三层的人最惨,要被催眠整整40个小时。
故事就在这样的城市里展开,情节其实非常简单,讲的是生活在第三层一个叫老刀的垃圾工人。为了赚钱给孩子上学,冒着坐牢的风险,帮第二层的男学生给他在第一层的暗恋对象送情书。为啥送个情书要坐牢呢?因为在那个时候,不同空间里的人有截然不同的身份和地位,你要是敢随便跑到另一个空间去,就是犯法。
这三个空间的差距有多大,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老刀在第三层算混得不错的,当个垃圾工,每月赚1万。但和第二层那位男学生比就差远了,人家实习期工资就是他的10倍。第三层更不得了,高档酒席的一个菜就抵得上老刀三四个月工资,普通人的月收入是他的40倍。
通过各种奇遇,老刀揭开了这个折叠城市的最大秘密。原来,那个时候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智能机器时代,机器比人工便宜,生产线一改成机器的,效率蹭蹭往上涨,根本不需要人来干活。人没活干,造成大面积失业怎么办?两个办法:一是把一些低层次手工劳动故意留给人去干。比如那个时候技术上早就实现了垃圾自动化处理,但就是为了让第三层的人有事干,城市管理者硬是雇了2000万垃圾工人,让他们手工分拣整个城市的垃圾。即使这样,还是不行,最后的解决方案是,干脆所有人都催眠、睡觉,彻底减少每个人的生活时间,明白了吧。最终被折叠的不仅仅是城市,还有每个人的生命。
这篇作品在科幻领域里叫反乌托邦式小说,啥叫反乌托邦呢?乌托邦是人类思想意识里最美好的社会,就像世外桃源。反乌托邦小说就是把黑暗悲剧的一面撕开给你看,警醒你、刺痛你,让你沉思。
这个小说表面上说了很多阶层分化的东西,但深层次凸显了对人类进入机器智能时代的担忧,当机器真正取代人以后,人类该往何处去呢?
听完《北京折叠》,不知您有没有隐隐感觉到一丝焦虑:它彷佛是我们的生活,但又不是,而且谁也不知道,将来会不会真的是。
北京折叠为什么买不到
北京折叠买不到是因为图书数量少。《北京折叠》这本书反应了许多社会现在存在的问题。首先文章将北京分为三个空间,分别代表了人的等级,这在当代社会中是存在这种等级区分的。只是现代人很少提及这个问题,或者说这个问题太过敏感,太多人不愿意去提及,所以图书印刷商印刷的图书数量很少,很难买到。
北京折叠映射的现实与未来
作者笔下的北京,城市被划分为三个空间,第一空间与第二、三空间处于土地的正反两端,当第一空间存在于地表时,第二、三空间则沉于地底。每过24小时,整座城市会发生翻转。翻上地表的城市开始生活运转,而被翻下去的空间里的人则进入睡眠。人为分配的不仅是空间,生活在第一空间里的五百万人能够享用连续的24时生活。而当他们陷入睡眠时,升到地表的第二、三空间,则需共享这宝贵的24小时--第二空间生活着2500万人口,从次日清晨6点生活到夜晚10点;第三空间生活着5000万人,从10点工作到清晨6点,随后他们再次集体进入睡眠,地面翻转,第一空间的人们开始重新接管城市。每个空间里的人们独立生活着,却又因为各种原因有一些交集。
你出生在什么阶层,基本就决定了你的下一代所在的阶层,向上的通道已经越来越狭窄,如果出生在第三空间,基本你翻盘的机会已经微乎其微。
未来的北京按照财富地位分为三个空间,第一空间的富裕阶层,第二空间的中产阶层,第三空间的穷人阶层。第三空间的人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分类处理来至于第一、第二空间的垃圾。主角,第三空间的垃圾分类工老刀收到来至第二空间“漂流瓶”,让其往第一空间送信,报酬是20万元,为了让孙女上最好的幼儿园,穷困的老刀接受了任务。这趟任务,老刀穿梭了三层空间,目睹了空间的折叠,三层空间的生活环境的差别,人文经济水平的天壤云泥的差别。以及随着叙事的推进,作者揭露的残酷事实:第三空间的5000万人以及垃圾处理工作的存在的意义,不过是为了维持5000万人的就业,为了维稳,其实,根本完全可以用机器人和新的降解技术替代。
人工成本往上涨,机器成本往下降,到一定时候就是机器便宜,生产力一改造,升级了,GDP上去了,失业也上去了。怎么办?政策保护?福利?越保护工厂越不雇人。你现在上城外看看,那几公里的厂区就没几个人。农场不也是吗。大农场一搞几千亩地,全设备耕种,根本要不了几个人。咱们当时怎么搞过欧美的,不就是这么规模化搞的吗。但问题是,地都腾出来了,人都省出来了,这些人干嘛去呢。欧洲那边是强行减少每人工作时间,增加就业机会,可是这样没活力你明白吗。最好的办法是彻底减少一些人的生活时间,再给他们找到活儿干。你明白了吧?就是塞到夜里。
没有知识能力、没有背景地位的“不优秀“的人被淘汰。可以预见的未来是:机器人会取代产业工人,大部分的不能自我升级的工人必然会被工业化的浪潮所淘汰。政府主导的产业升级将要面临的最大问题可能不是产业升级本身,反而是会越发严峻的就业问题。
富有(包括物质富有和精神富有)也是可以遗传的,财富的马太效应。富人阶层更相信富人阶层,他们连接在一起,占据资源、财富、权力,不断的扩大势力范围,攫取利益,把穷人的生存空间不但的压缩,像《北京折叠》这样,连时间都要被占有。
物质和财富的富裕,会使这一阶层的人产生所谓良性的进化,越来越脱离人的动物性,比如自私,贪婪,仇恨......这些都是资源(广义的资源,包括所有可用于创造价值的实体或虚体)有限性所带来的人性劣根。所谓人性上”进化了“的富裕人类,有更强壮美好的身体,更好的智力资质,更优的精神强度,如此更能创造出价值与财富,从而加速进步,把底层人远远的甩开。穷人连被利用的价值都没有。
《北京折叠》读后感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北京折叠》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北京折叠》读后感1
这是一篇实诚、写实的科幻小说,科幻是外壳,写实是内里,意图用简短的故事映照现实生活中的大问题。
小说写的是第三空间的垃圾工老刀为第二空间的研究生秦天送求婚信物给第一空间的依言的前因后果。整座城市都是虚幻的,秦天和依言的爱情也如由谎言吹成的泡沫。
诺奖得主阿玛蒂亚森说,当社会完全依照单一的身份来划分社会群体的时候,就会使社会冲突增加。于是在这座折叠的北京城中,身份地位、穿着打扮、言谈举止、思维习惯都不足以使阶层之间明确分野,最好是把时间与空间也按照阶层进行分配,将阶层固化制度化,按捺住人们蠢蠢欲动的流动野心才彻底痛快。于是当太阳出来,普照大地,第一空间的人沐浴阳光,第三空间的人躺在胶囊中被强制睡眠。
其实,折叠的何止北京,北京何须被折叠?
并不需要用折叠城市这么硬的约束来区分、固化阶层,人人皆有的羞耻之心与是非之心就足以将人划分三六九等了。建筑工人和清洁工工作后不可避免留下印迹,别人投来的嫌恶的目光与遮掩的口鼻就足以使他们活的小心翼翼。
辨不清的明天,一眼可望到头的未来,都使人不得劲地活着。抱得巨大既得利益的人只愿维持现状,卑微生存的人不知也不信现状还能改变,哪怕是野心满满想推动改革的人如张显,也不得不先向现实低头,先到银行挣两年钱。
也有老葛这样能吃苦有技术的人,从第三空间跃升到第一空间,尽管只是蓝领的工作。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老葛的父母仍旧生活在第三空间,“每次回去都要打报告申请”。老葛就像无数怀抱希望只身来到大城市打拼的人,土地与户籍制度限制以及高昂的房价却使得全家移居团聚成为一种奢望。
有机会就会有竞争,能当凤尾谁会甘为鸡头?
当然可以说人们的生活是咎由自取,思想狭隘、不思进取的人活该惨淡营生,限制了机会但并没有剥夺努力奋斗的权利,而希望总是有的,何况我们并不缺乏鲤鱼跃龙门的例子,哪管它是不是小样本,毕竟人生的剧本是边写边演,未结局之前,谁知道这出戏会博得满堂喝彩还是惨淡谢幕。这样说倒算不上何不食肉糜,不过是在自我防御罢。
可是第三空间的人光是活着就已经拼尽全力了,卑微而高强度的工作早已打磨了意志、耗尽了野心,哪有时间来思考人生的意义、追求自由而无用的灵魂。
小说令我感触最深的是这段话:“和数千万其他建筑工一样,从四方涌到北京寻工作,这座折叠城市就是父亲和其他人一起亲手建的。一个区一个区改造旧城市,像白蚁漫过木屋一样啃噬昔日的屋檐门槛,再把土地翻起,建筑全新的楼宇。他们埋头斧凿,用累累砖块将自己包围在中间,抬起头来也看不见天空,沙尘遮挡视线,他们不知晓自己建起的是怎样的恢弘。直到建成的日子高楼如活人一般站立而起,他们才像惊呆了一样四处奔逃,仿佛自己生下了一个怪胎。奔逃之后,镇静下来,又意识到未来生存在这样的城市会是怎样一种殊荣,便继续辛苦摩擦手脚,低眉顺眼勤恳,寻找各种存留下来的.机会。”
现实是很多人尤其是农民工,身心健康来到城市,最后却不得不拖着病体离开这座打拼半生却发现并无自己容身之所的城市。
格莱泽说“城市不等于建筑,城市等于居民。”而过去一年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过程中的种种现象不禁令人深思。
我无意批判任何人事,只是希望现实中的各项决策能多点科学理性。
希望总是要有的。
《北京折叠》读后感2
在看代码改代码写代码百无聊赖的时候,看看书真是一种解脱,像是被困在黑屋子里,总算能出来透透气。花了三个多小时看完《北京折叠》,很短的一部小说,要是作为科幻作品来看,还是有点不够的,最科幻之处就是北京在空间上的翻转。但是作为社会学小说来看,写的还是很精髓的。
书中没有对社会分层的批判,只有对不同层级生活状态的娓娓道来,我很喜欢这种风格,不讲一点道理,而能让人品味到其中滋味。
北京折叠成三个空间,第一空间500万人,享受24小时,第二空间2500万人,生活16小时,第三空间5000万人,生活8小时。小说的主人公老刀,在第三空间生活了48年的垃圾工,养女糖糖幼儿园学费昂贵,而自己却只能没日没夜的捡垃圾为生,实在没有余力供养糖糖,但是据小说中的描述,生活在第三空间的人,大部分人都作了垃圾工,即便让糖糖上了幼儿园,对她的前途又有什么样的改善呢?生命都是渺小的,但是梦想都是伟大的,即便生活在这样的环境,老刀也还是抱着希望糖糖能够学会唱歌跳舞,成为一个淑女的梦想。于是和第二空间的一个学生秦天做了一笔交易,整个故事也从这笔交易开始了。
他第一次亲吻她一下,她躲开,他又吻,最后她退无可退,就把眼睛闭上了,像任人宰割的囚犯,引他一阵怜惜。
秦天喜欢上了第一空间的一个女生依言,在秦天眼里,依言就像一个天使,嘴巴小小的,莹润的,下嘴唇饱满,带着天然的粉红色,让他有上去咬一口的冲动。秦天我是很欣赏的,勇敢,有策略。明知依言是第一空间的人,但是说强吻就强吻。他也知道自己该有怎样的策略,未来该怎么进入第一空间。一切似乎都在他的蓝图里画好了,未来是美好的,只要付出当下的努力,不是吗。
“所以,”她给老刀夹了新上来的热菜,“你能不能暂时不告诉他?等我……有机会亲自向他解释可以吗?”
读到这里,感受到了一点,梦想是不分等级的,我喜欢老刀不顾一切要来第二空间赚钱的意志,也喜欢秦天对自己爱情的执着追求。反而身在第一空间的依言,虽然她也是喜欢秦天的,但是在他们面前却显得那么脆弱,她不敢去抓住自己心爱的东西,因为父亲的权威告诉她,不行。怯懦的依言,只能选择用谎言欺骗秦天,他们的故事结束了,留给我对他们未来的想象。大概是依言最后还是和不爱的未婚夫结婚了,秦天伤透了心吧。
对小说所描述的三层空间,并没有感觉到多么新鲜,可能是因为,这个社会本来就是分层的,我们只是待在自己的空间,就像现在的我,看不到垃圾工的分解者生活,也更看不到上层人物到底在做什么,我只能看到自己的生活圈里,大家跟我有一样的生活方式。一开始对这样的分层可能有剧烈的厌恶感,共产主义不是这样的。但是现实似乎就是如此,到处都可以见到金字塔的结构。这让我想起了电影《雪国列车》,它就是如此,不同的车厢住着不同阶级的人,末尾车厢是留给苦力的,前排是留给资产阶级的。人生而不平等,接受这种初始状态吧,但是梦想不分等级,有梦就追,在自己的圈子里活得精彩。
摇篮里,糖糖刚刚睡醒,正迷糊着揉眼睛。他看看糖糖的脸,疲倦的了一天的心软下来。他想起最初在垃圾站门口抱起糖糖时,她那脏兮兮的哭累了的小脸。他从来没后悔将她抱来。
《北京折叠》读后感3
上周的“财书学不浅”读书分享中,周导讲了科幻系列的《安德的游戏》。讲的很精彩,我们还做了首次直播。在开头部分,他阐述了科幻小说的基本知识。这个题材的文字,我基本没有接触过,因此听起来既新鲜但又不好理解。最后我问他读书群体中大概有多少比例热爱科幻小说,他的答案是很小众。
《北京折叠》是在讲述中被提及的一部作品,属于软科幻范畴,也就是情节和题材集中于哲学、心理学、政治学或社会学等倾向的科幻小说分支。20xx年的这部短篇小说,出自郝景芳,一位年轻作家。《北京折叠》的出名主要是它在20xx年获得了科幻界的大奖,雨果奖。通常有个称号混社会就容易多了,所以《北京折叠》就常常与《三体》放在一起说。
因是短篇,所以我仅抽了两天起床和睡前的时间就读完了。我感觉作品深度是有限的,而通常属于短篇的创意也是平平的。能被美国关注而得奖,或因作品所揭露的阶层问题自带话题。美国人对类似的发生在中国的情况一直感兴趣。尽管作者写这个题材的初衷大概是和其他生活在北京的普通人一样,感到在北京生活的压力,想说下北京的现实中社会阶层关系中存在一些矛盾。
正因为话题像涨工资一样的与敏感且与所有人都息息相关,成为关注焦点也在情理之中。在韵韵还很小的时候,大概中班或大班,我就跟她讲过阶层问题。讲了历史上的三教九流,讲了现如今的情况,以及阶层之间的流动和相互关系问题。不知道她现在还有没有印象。社会分阶层是必然的存在,不同时期不同表现形式。
《北京折叠》中北京被分成了三层空间。大地的一面是第一空间,五百万人口,生存时间是从清晨六点到第二天清晨六点。空间休眠,大地翻转。翻转后的另一面是第二空间和第三空间。第二空间生活着两千五百万人口,从次日清晨六点到夜晚十点,第三空间生活着五千万人,从十点到清晨六点,然后回到第一空间。时间经过了精心规划和最优分配,小心翼翼隔离,五百万人享用二十四小时,七千五百万人享用另外二十四小时。八千万人分为了顶层统治者,中层精英和底层劳工三层。
创意不算突出,但现实着实裸露。读书人估计都会对标下现实中的自己算这里的哪个层次。作品所描写的场景正是当下我们生活着的真实的北京,以及其他城市。像很多其他类似作品一样,主人公都是最底层的可怜虫,生活艰难,让人可怜。我不大喜欢这角度,感觉有抱怨感,有戾气。虽能引起更多人的共鸣,但不是积极的导向。社会问题本身很复杂,我们不能总去宣传那种“绝大多数的人,刚刚一出生,就已经输了”的思想。
我们的物质文化、社会、政治各方面的需求,对于美好生活的内涵已经在几十年的发展后发生了一个质的变化,特别是在经济基础得到全面提升之后,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内涵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生活哪有那么多的苦与恨,要是大家都觉得美好,都向往美好,怎能不美好。
要我写,就从第一空间选个主人公。讲述一个身处高阶层物质和精神先富裕起来的人如何帮助相对低阶层的人去追求和实现更美好的生活的故事。
《北京折叠》读后感4
看完《北京折叠》我是懵的,或者说混乱的。那种感觉是,突然把近些年新浪微博上的新闻集中在一起了,我抓不到重点,好像全是重点。
老刀在烦恼糖糖上幼儿园的问题。我脑子里浮现的就是那些通宵排队的新闻。还有小镇里的实验学校。县公务员子女直接入学,就近有学位房的家庭,剩下的名额大家摇码,剩下的名额也许就是个位数。这是一个常住人口20万左右的小镇。
老刀的月收入是一万,秦天月薪是10万,依言每天只工作半天月薪40万。现实中,收入的差距,其实也有这么大,甚至更大。
阿贝和阑阑与房东争吵取暖费的事情,老刀拿出一万平息这场争吵,她们目瞪口呆。按照老刀的收入测算一下取暖费,大概也就几百块。在第一空间,第二空间都是不值一提的零钱,但在第三空间却足以让一个漂亮女孩吵得没有一点形象。想起曾经听过一个真实的故事,在偏僻的村庄里,因为一块钱出了人命。
“这菜不对外,所以都不标价。”曾经“特供”这两个字在微博掀起一阵声讨的风潮。还有很多,我好像不是在看一部科幻小说,而是把近些年的新闻都剪接在一起了。我好像在刷微博,做一个新闻回顾。小说中,那些熟悉的生活场景更让我有点分不清是虚构还是纪实。
像“拥挤的男人女人围着小摊子挑土特产,大声讨价还价。食客围着塑料桌子,埋头在酸辣粉的热气腾腾中,饿虎扑食一般,白色腾起遮住了脸。油炸的香味弥漫。”这是一个很有生气的生活场景,一个就在我们身边很平常的一个生活场景。看这段文字,会浮现一个很熟悉的场景。
她其实把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那些矛盾,用平和的语言和科幻的外壳,夸张而又隐秘地展示出来。阶层隐隐显示出固化,如何突破,有没有可能突破?我想起曾经风靡网络麦子写的那篇《我奋斗了18年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还有此文诞生三年后李纯根据它的立意和自己的经历写的一篇《我奋斗了18年,不是为了和你喝咖啡》。
写这两篇文章的作者都是通过自己的奋斗已经改变了自己的人生。可是,这在现实中只是少数。如同郝景芳笔下的老葛。但更多的人,像老刀,像彭蠡,像阑阑,像阿贝一样,在生存线上挣扎,活得“操蛋”。
“彭蠡”这个名字引起我的好奇心,一般的小说不会用这么生僻的字做名字,用了大约有不一般的用意。查了“蠡”字,本意“虫蛀木”。彭蠡非法去第一空间五次,成功了四次,最后一次被抓。老刀会进入第一空间,也是他教的,他是这个折叠城市空间法则的破坏者。对于这个折叠城市的空间法则来说,他就是一只蛀虫。
糖是甜的,令人愉快的。老刀每每想到糖糖,就有战胜一切的勇气,糖糖是他所有的希望。郝景芳用一个残酷的环境,不算险恶的人心,展示一个很残酷的世界。她说现在的现实还没有那么残酷,不希望未来发展成那样。所以,才有糖糖,糖糖就是未来的希望。
她也在序中提到,这是其实是构想中长篇的第一章。我在想,如果是长篇,那是不是最后,折叠城市的空间法则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一把老刀,也许没有新刀那么锋利,但也可以有破坏性的,特别是有虫蛀的前提下。这是我的希望。